近日,廣東省河長制辦公室印發出臺《廣東省2024年度綠美碧帶建設工作方案》《廣東省2024年度幸福河湖建設工作方案》(以下統稱為《工作方案》),明確了省級綠美碧帶、幸福河湖的建設目標、建設內容、組織實施及保障措施,配套出臺《廣東省綠美碧帶建設成效評估辦法(試行)》《廣東省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評估辦法(試行)》(以下統稱為《評估辦法》),并公布一批2024年度省級綠美碧帶、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名單。
經綜合評選,2024年,廣東全省共部署推動32宗省級綠美碧帶項目、29宗省級幸福河湖項目建設。后續將按照“成熟一批,評定一批”的原則,分批次適時開展省級綠美碧帶和幸福河湖評定工作,并建立省級項目庫。
打造綠美碧帶、建設幸福河湖是在萬里碧道基礎上,廣東治水理念的進一步創新,是增進民生福祉和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。省河長辦表示,鼓勵各地市充分整合現有各類資源,創新投融資模式,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,積極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美碧帶、幸福河湖建設,因地制宜探索打造綠色水經濟新業態,實現河湖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。
四大行動建設綠美碧帶
打造多功能水陸生態廊道
碧帶是在萬里碧道規劃建設的基礎上,升級打造集安瀾健康水帶、綠美景觀林帶、綠色交通帶、文化休閑帶、濱水經濟帶于一體的多功能水陸生態廊道。通過統籌實施水域治理、岸線整治、道路建設等重點工作,因地制宜植綠造林,拓展生態生活空間,推動綠色水經濟發展,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截至今年上半年,我省已累計建成碧道6887公里。其中,上半年建成碧道580公里。
根據《工作方案》,綠美碧帶建設將結合“百千萬工程”以及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有關要求,重點統籌推進河道綜合整治行動、濱水綠化美化行動、水文化休閑品質提升行動和綠色水經濟發展行動等四大行動,重點開展生態堤防建設、優化濱水空間保護利用、持續推進水環境改善及水生態保護修復、持續提升水邊綠化美化水平、提升水利工程綠化美化品質、加強沿河(湖)兩岸城鎮村莊道路綠化美化、打造流域水文化長廊、融合構建景觀游憩系統、推進道路綜合建設、依托碧帶發展水經濟新業態等十項重點任務。
《工作方案》要求,2024年,全省共啟動實施32宗省級綠美碧帶項目建設,各地級以上市要積極組織開展不少于1宗省級綠美碧帶建設。綠美碧帶建設可選取有提升需求的已建碧道、需串聯成帶的分段零散碧道、可結合其他工程實施開展建設的河湖段、治理需求顯著的河湖段或本底環境條件較好的河湖段。單宗碧帶建設長度建議不少于5公里。
據悉,省級綠美碧帶驗收評定將按照“成熟一批、評定一批”原則,擬于2024年底和2025年項目建設完成后分批次適時開展評定工作。經省組織評估,滿足省級綠美碧帶建設標準的,認定為省級綠美碧帶。最終,廣東將建立省級綠美碧帶名錄。
根據《評估辦法》,綠美碧帶評估指標體系圍繞四大行動包含四大前提、20項評估指標、9項加分項和4項扣分項。其中,四大前提明確指出綠美碧帶須不存在“四亂”問題,同時對河流水質有嚴格要求。除濱海類碧帶,原則上河流水質需達Ⅲ類水(含Ⅲ類)以上(允許部分時段、部分河段為Ⅳ類)、湖泊水質達Ⅳ類水(含Ⅳ類)以上。20項評估指標則包括生態流量滿足程度、應綠盡綠完成率、林分林相改造、水文化陣地或載體建設、便民服務設施設置、發展水經濟新業態等。9項加分項落腳運維效果、拓寬投融資機制、新增水邊綠化美化長度等方面,4項扣分項包括違規用地、影響行洪或危害水利工程安全、造成水體污染和引入外來入侵物種。
六項具體任務打造幸福河湖
強化綜合、系統、源頭治理
近年來,通過系統治理,廣東大江大河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,江河考核斷面優良率持續提升,河湖面貌發生了顯著改變。廣州市南崗河、汕頭市蓮陽河、廣州市派潭河、湛江市大水橋河、云浮市大南河5條河流入選水利部全國幸福河湖建設名單。其中,首批南崗河幸福河湖項目已通過水利部驗收,第二批汕頭市蓮陽河幸福河湖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。
根據《工作方案》,29宗省級幸福河湖項目建設將主要圍繞“安瀾、生態、宜居、智慧、文化、發展”的總體目標,以流域為單元,突出河流整體性、系統性,堅持水岸聯動,強化綜合治理、系統治理、源頭治理。整體建設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河湖系統治理、提升管護能力、助力流域區域發展等,重點實施構建河湖水安全體系、加強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、打造宜居惠民的河湖空間、提升智慧管理水平、傳承弘揚先進水文化、發展綠色水經濟共六項具體建設任務。
《工作方案》明確,省級幸福河湖項目原則上優先選取流經城鎮等人口相對密集區域、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或水面面積0.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,全流域或整個湖泊統籌建設幸福河湖。鼓勵有條件的縣(市、區)開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設。
梳理發現,省級幸福河湖評定同樣將按照“成熟一批、評定一批”原則,與省級綠美碧帶項目同步,分批次適時開展評定工作,并建立省級幸福河湖名錄。省級幸福河湖評估指標體系圍繞六項具體任務包含有四大前提(與省級綠美碧帶相同)、18項評估指標和7項加分項。
18項評估指標共分為江河安瀾、生態健康、宜居惠民、智慧管理、文化弘揚、繁榮發展、公眾滿意共7個維度,具體包括防洪(潮)工程達標率、水質狀況、水土保持率、親水多元空間打造、河湖信息化平臺建設情況、水文化載體建設及水文化宣傳、綠色水經濟新業態培育、公眾滿意度等重點指標。
7項加分項則包括流域內成功申報國家或省級水利遺產、世界文化遺產、世界灌溉工程遺產;開展水文化遺存或在保障水安全情況下開展老舊涉水工程等濱水建(構)筑物的活化利用;開展數字孿生工程、數字孿生流域試點建設;河湖運營維護效果突出,市場化運營實現“以水養水”等內容。
省河長辦表示,下一步將會同省直有關部門,加強對各地綠美碧帶和幸福河湖建設工作的監督指導,協調推動有關問題有效解決,總結各地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、建設模式,開展以綠美碧帶、幸福河湖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,鼓勵更多企業、群眾積極參與,擴大綠美碧帶、幸福河湖建設的影響力,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、支持、參與和監督的良好氛圍。